顯示具有 成功人士特質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成功人士特質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1年7月31日 星期六

道理太容易,實踐太困難



圖片來源:PixaHive.com


每當檸檬分享名人故事或名人格言時,經常也發現成功人士所傳達的信息都只不過是一些我們從小學時期就聽過的道理。


甚麼 “不要輕易放棄” “做事要有恆心” “要學會謙遜” 等等..


然而,這些看似簡單易明的道理有從小就改變你的處事態度嗎?

沒有。我相信大部分讀者也跟檸檬有著同樣的答案。


的確,小時候沒有什麼人生經歷,很難會明白道理當中的真正意義。即使聽到不同名人的話語,也只會當作是書本上的知識,完全沒有把它們視為生活上、人生中需要抱持的重要態度。到長大後,我們遇到各種困難、有了切身體會,才能明白那些道理實踐的難度以及其重要性。


就以“堅持不放棄”這個簡單的態度為例。在人生路上,我們所面對的並非只是一次兩次的失敗。很多時候,我們或需要承受接連的挫敗也未能看到成功的終點。在這個痛苦的漫長過程中,你堅持的決心真的能夠不被動搖嗎?


道理看似簡單,實踐往往最困難。因此,只有成功實踐這些道理、抱著正面態度處事的人才能取得成功。


題外話,曾經我也有想過到底這些簡單的道理真的需要我在網上寫文章來傳達嗎?但或許有些人正正需要在面對困難時、失意時被人提醒一下,以正面的態度繼續努力。我也希望透過這個過程大家互相勉勵。


大家加油吧!


檸檬


檸檬的價值人生已經登陸MeWe
MeWe: https://mewe.com/p/lemonvaluelife
讚好我的Facebook專頁,支持我寫更多文章:
追蹤我的個人Instagram,留意我的最新動態:
Instagram: lemonvaluelife
更多理財和個人成長文章:
網誌: 檸檬的價值人生
更多投資分析文章:
網誌: 散户操作日記



2021年2月15日 星期一

為何發憤圖強需要極大的決心?

work hard
圖片來源: Thrive Global

高中時期毫無疑問是人生其中一個重要階段。各個同學漸漸開始為未來打算,説説夢想、談談未來想做的職業。而發憤圖強這四個字,可説是檸檬在高中時期最常聽到聽到的一句“謊言”。


雖然我不覺得讀書成績好是成功的必要條件,但至少很多老師長輩都這樣認為。因此,同學在朋輩壓力(和互相競爭)之下,都決心“發憤圖強”讀書。但回望過去,最後真的成功“發憤圖強”的又有多少個呢?


同樣地,踏出社會後,成功努力令自己進步的人也只佔一小部份。我們也都知道自己的問題在於決心不足,但這個草率的結論根本不能幫助我們改善問題。我們需要了解發憤圖強背後的意思。


到底什麼人才需要發憤圖強呢?


就是本來已經落後的人。


領先的人不需要特意去發憤圖強。他們可能是本來已經很努力或先天優勢令他們根本不需要太努力。總之,他們無需要突然變得比以前付出更多。唯有本來落後的人才需要發憤圖強、努力去改善現狀。因此,打算發憤圖強的人必須要接受自己其實是一個落後者。


我們要明白,無論是因為資質較差或以前比別人懶惰而導致落後於別人,落後者都必須要付出比平常人更多的努力才有可能改變現況。然而,一般人只願意花“平均的努力”或“比身邊朋友多一點的努力”,就期望自己能夠突飛猛進。説到底,就是他們對成功的渴望不夠強烈。


再者,落後的人很多時候並不了解自己與成功者的差距,令他們嚴重低估了發憤圖強的難度。


事實上,不少技能都是別人經過長年累月學習和練習才能掌握好的。舉例說,英語能力就是一個人們從小鍛鍊的能力。檸檬身邊有些擁有一口流利英語的朋友,都是從小看英文書、英文電影,把自己圍繞在一個英語環境下成長,才能訓練出優於常人的英語能力。因此,一個自小懶於學習英語的人若要把自己短期內提升到同樣程度可説是天方夜譚。


提升能力是個漫長的過程,有著明確的目標和堅定的決心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正在看文章的各位,請不要順口開河。發憤圖強是行動,不是口號。


檸檬


喜歡我的文章請Like & share,感謝支持!


檸檬的價值人生已經登陸MeWe
MeWe: https://mewe.com/p/lemonvaluelife
讚好我的Facebook專頁,支持我寫更多文章:
追蹤我的個人Instagram,留意我的最新動態:
Instagram: lemonvaluelife
更多理財和個人成長文章:
網誌: 檸檬的價值人生
更多投資分析文章:
網誌: 散户操作日記

延伸閱讀:



2020年9月4日 星期五

牛頓要成為農夫?—做自己有興趣的事

 

Isaac Newton School and Farming
圖片來源: The Times

牛頓(Isaac Newton),著名物理學家,相信每個人也聽過他的名字。對於他在科學界的卓越成就,我們更是不用懷疑。然而,你有想過如果他不往科學界發展會有怎樣的結果嗎?


其實,牛頓年少時在求學路上的確曾遇過一些阻礙。少年的牛頓和其他科學家一樣都擁有著追求知識的強烈慾望。很自然地,學校就成為了一個他吸取知識的好地方。當時,牛頓在英國的國王中學上學,成績也相當不錯。可是,為了家庭生計,牛頓的母親希望他能夠放棄學業成為一位農夫。就是這樣,母親就使牛頓輟學回家打埋農田。


那物理學天才牛頓有一些獨特和靈巧的農務管理技巧嗎?沒有。牛頓對對於農務根本沒半點興趣,離開校園的他整天無精打采、做事都提不起勁。無可否認,對於這個求知慾極強的少年來説,輟學實在太過殘酷了。始終,校園才是適合牛頓的地方。


後來,幸得國王中學的校長幫忙勸服下,母親才肯讓牛頓重返校園。牛頓也憑著優秀的學業成績成功考進了劍橋大學,其後更為科學界帶來巨大貢獻。


牛頓這段往事讓我們明白到勉強自己做沒有興趣的事情就只會浪費時間和心力。只有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才能專注投入去取得好成績。 


關於牛頓投資股票的小故事,請到


檸檬



讚好我的Facebook專頁,支持我寫更多文章:
追蹤我的個人Instagram,留意我的最新動態:
Instagram: lemonvaluelife
更多理財和個人成長文章:
網誌: 檸檬的價值人生
更多投資分析文章:
網誌: 散户操作日記

延伸閱讀:
書名:思考致富(Think and Grow Rich) 
範疇:個人成長(成功學)
書評索書號:B1

立即購買(中文版): https://www.books.co...



2020年8月20日 星期四

獲得快樂的秘訣—幫助提升幸福感的心流狀態

flow_Mihály Csíkszentmihályi

圖片來源: Good e-Reader 

你有試過忘卻自我、全神貫注地去做一件事嗎?那種把時間忘掉、專注做事一整天卻反而精神滿滿的感覺,你又曾經試過嗎?這次檸檬會為大家介紹一種能夠提升自己幸福感的精神狀態—心流狀態。


甚麼是心流狀態?


心流狀態是由匈牙利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Mihály Csíkszentmihályi)提出,是一種將精神完全投放在某種活動時的專注感覺。處於這種極度專注的狀態,不但能把效率和創造力大幅度提高,更會讓你忘記時間、忘記飢餓、甚至忘記所有不相干的身體訊號。


心流狀態的由來


最初,米哈里教授發現有些人明明工作了一整天卻反而精神抖擻,因而感到十分好奇。於是,他開始著手研究科學家、藝術家、運動員等需要高度創作力職業當中的頂尖人士。調查過後發現,原來每個創作或研究者都曾試過有那種精神抖擻、靈感源源不絕的感覺。米哈里教授就把這種幸福的心理狀態命名為心流。


如何進入心流狀態?


心流狀態是一種自然產生的狀態,我們沒法強逼自己進入狀態。然而,研究指出有五個條件可以幫助我們更容易進入心流狀態。


一,你要熱愛你做的事


心流狀態講求於一段時間內完全專注做一件事情。只有當你在做你熱愛的事情,你才能長時間全神貫注和投入。


二,你對那件事情要有一定的主控能力


當我們需要按著別人的指令行動,我們一方面可能要放棄自己最喜愛的做事方法,另一方面要花額外的心神跟別人溝通或理解別人的指令。因此,擁有自主控制權才能使你更專注於自己要做的事。


三,要有適量的挑戰性

                   

 圖片來源: Wikipedia.com


上圖可以看到有關於做事的挑戰性和自身能力之間的關係,最右上角的位置就是心流(Flow)。我們除了要選擇一些有挑戰性的活動,自己還需要擁有一定的能力才能把投入程度最大化。


四,做那件事要有階段性的回饋/獎勵


階段性的回饋或獎勵能夠為我們帶來推動力,同時在目標達成後提升我們感受到的幸福感。


五,要有明確的目標


當做事目標更明確,我們就無需要猶豫自己做事的目的和原因,令我們能夠更專心投入做事。


以上幾點就能夠幫助我們更容易進入心流狀態。希望大家也能找到可以讓自己全程投入的事情,享受心流為你帶來的幸福感吧。


檸檬


讚好我的Facebook專頁,支持我寫更多文章:
追蹤我的個人Instagram,留意我的最新動態:
Instagram: lemonvaluelife
更多理財和個人成長文章:
網誌: 檸檬的價值人生
更多投資分析文章:
網誌: 散户操作日記

延伸閱讀:
書籍推介:

書名:思考致富(Think and Grow Rich)
範疇:個人成長(成功學)
書評索書號:B1

立即購買(英文版): https://amzn.to/2TAB6IW
立即購買(中文版): https://www.books.co...


2020年7月2日 星期四

害怕失敗的人 不可能成功

success and failure
圖片來源: The Ladders

打算學習新技能、計劃換工作、考慮去創業。很多時候,我們都有着各種不同積極的想法。可是,當要實行的時候,我們卻常被自己心裡的一個問題喝止。

萬一失敗了,怎麼辦?”.....

其實,思考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你如何看待失敗。

大多數人之所以不敢去嘗試是因為他們認為若然未能取得成功就等同於浪費了時間。的確,我們每一次嘗試也可能會使用不少時間、精神、甚至金錢。然而,成功從來並非必然,我們不應該單以結果去否定嘗試過程。特別是當我們接觸一些全新的領域,到處碰壁也是無可厚非。

事實上,在每一次嘗試過程中,不論成功與否我們同樣能夠賺到寶貴的經驗。而這些經驗將會伴隨你一生,在你日後面對其他難關時直接或間接地助你一把。因此,每一次失敗的經驗都能夠成為幫助你日後取得成功的強大力量。

另一方面,有些人因為害怕失敗後會受到別人嘲笑和閒言閒語而不敢去嘗試。

早就說了你不會成功
你身邊或會有朋友,甚至家人,在你失敗後落井下石去溪落你。這種感覺絕對不好受。但試想想,其他人的言論真的那麼重要嗎?別人究竟憑甚麼去控制你的人生呢?請對你的人生負責任,若你因為介意別人的目光而不敢踏出一步嘗試,那你就注定不會取得成功。

長遠成功源自於無數次的失敗。
一事無成來自於對失敗的恐懼。

檸檬



讚好我的Facebook專頁,支持我寫更多文章:
追蹤我的個人Instagram,留意我的最新動態:
Instagram: lemonvaluelife
更多理財和個人成長文章:
網誌: 檸檬的價值人生
更多投資分析文章:
網誌: 散户操作日記


延伸閱讀:


書籍推介:

書名:思考致富(Think and Grow Rich)
範疇:個人成長(成功學)
書評索書號:B1

立即購買(英文版): https://amzn.to/2TAB6IW

立即購買(中文版): https://www.books.co...

詳細書評 及 其他 書籍推介

2020年6月25日 星期四

後見之明偏差(hindsight bias)—阻礙成功的心理現象

hindsight bias and success
圖片來源: Mentorphile

我早知道會這樣!

我們常聽到別人在事情發生後才説自己早就預測到事情結果。早知道那隊球隊會贏得冠軍、早知道這隻股票會上升、早知道這個方法行不通等等。檸檬這次會和大家分析這種事後孔明的心理現象,並説明它如何阻礙我們取得成功。

這種現象在心理學當中稱為後見之明偏差(hindsight bias),是一種常見的決策陷阱。當人們面對不確定性時,經常會在確認結果後誇大自己先前的預測,以在心理上支持自己的判斷。有時候,後見之名偏差更會導致記憶扭曲和失真,使人們選擇性地回憶資訊去配合實際事情的發生結果。

檸檬有位朋友的母親經常説自己早於二十年前便預料到樓價會大升。可是,她當時明明有足夠金錢買房子,最後還是眼睜睜看着樓價不斷上升卻一直沒有出手買入。然後,現在才一邊抱怨沒有買到房子,一邊事後孔明自誇自己有準確的判斷能力。事實上,若然他們真的對自己的判斷自信十足,就應該早已按著那個方向執行。

再者,我們做事情最重要的不是能否準確預測到結果,而是如何從每一次經驗(無論成功或失敗)當中學習。後見之明偏差使我們滿足於自以為準確的判斷,跳過了反思和分析的過程。久而久之,我們就會錯過一個又一個的學習機會,令自己慢慢遠離成功。

其實,每件事情不是只有單一原因和結果。因此,我們應該好好學習和了解過程中的每個細節,千萬不要被後見之明偏差蒙蔽了自己。

檸檬

讚好我的Facebook專頁,支持我寫更多文章:
追蹤我的個人Instagram,留意我的最新動態:
Instagram: lemonvaluelife
更多理財和個人成長文章:
網誌: 檸檬的價值人生
更多投資分析文章:
網誌: 散户操作日記


延伸閱讀:
書籍推介:

書名:思考致富(Think and Grow Rich)
範疇:個人成長(成功學)
書評索書號:B1

立即購買(英文版): https://amzn.to/2TAB6IW
立即購買(中文版): https://www.books.co...

詳細書評 及 其他 書籍推介

2020年5月8日 星期五

棉花糖實驗—自控能力決定成就

Marshmallow_Experiment_success
圖片來源: The Atlantic

這次檸檬會和大家分享一個著名心理學實驗棉花糖實驗。當中解釋了我們取得成功必需要具備的條件。我再會從現實生活的角度加入自己的見解,分析為何現實中要取得成功的難度更大。

什麼是棉花糖實驗?


棉花糖實驗是由美國史丹福大學博士Walter Mischel進行的一個心理學實驗。這個研究希望透過觀察小孩的行為去了解他們的耐性及自控能力,再嘗試找出這些能力與成功之間的關係。

實驗首先以隨機方式抽出六百多名幼稚園小孩並把他們分別帶進一個房間,而房間的桌上會放著一顆棉花糖。實驗人員會告訴小孩自己需要離開房間一會兒,假如他回來的時候小孩沒有把棉花糖吃掉的話,則可以獲得多一顆棉花糖作為將勵。結果,只有約三分一的小孩沒有吃掉棉花糖。

實驗分析指出,沒有吃掉棉花糖的小孩有更強的自我控制能力,他們懂得暫時忍耐去換取更大的收穫。相反,把棉花糖吃掉的小孩自控力較低,未能抵受及時享樂的誘惑。

這個研究更一直追蹤小孩的成長過程,發現當初沒有吃掉棉花糖的小孩平均在學業、身體質量和其他指標中都能夠取得更優越的成績。(當然,實驗分析結果局限於有被調查的成就範疇)因此,擁有較強的自控能力和延遲滿足心態都有更大機會能夠取得成功。

為何現實中要成功更困難?


我們都清楚取得成功需要具備的心態。然而,為何在現實中要做到延遲滿足卻遠比想像中困難?以下是我的一些見解。

在實驗中,小孩在實驗開始時已經被告知若然沒有吃掉棉花糖就能夠獲得獎勵。換言之,他們的耐心等待能夠換得確定的回報。小孩面對的不確定性最多就只有不知道實驗人員會否反口不給獎勵。

可是在現實中,我們往往不能夠預知忍耐過後的潛在回報。回報的不確定性令我們變得更短視。不少人寧願選擇活在當下,也不希望冒險放棄眼前利益、甚至招惹損失。

因此,要在現實中取得成功,我們除了要有足夠的自控能力,還需要擁有抵受忍耐過後依然未能獲得回報的強大心景。憑著這種心態不斷嘗試,才能一路邁向成功。

檸檬


讚好我的Facebook專頁,支持我寫更多文章:
追蹤我的個人Instagram,留意我的最新動態:
Instagram: lemonvaluelife
更多理財和個人成長文章:
網誌: 檸檬的價值人生
更多投資分析文章:
網誌: 散户操作日記

延伸閱讀:

書籍推介:

書名:思考致富(Think and Grow Rich)
範疇:個人成長(成功學)
書評索書號:B1

立即購買(英文版): https://amzn.to/2TAB6IW
立即購買(中文版): https://www.books.co...

詳細書評 及 其他 書籍推介

2020年4月29日 星期三

為何進修只會“浪費”時間和金錢?

Mentality of study is important
圖片來源: Whatuni

隨著社會對學歷及各種技能的要求提升,不少人也會考慮持續地進修。然而,你有否想過進修可能是一個浪費時間和金錢的行為?

這個是你的學習情況嗎?


先看看一個故事。
小明是一個上班族,最近剛轉到一間新公司工作。在這個新崗位下,小明偶爾也要處理一些電腦資料。不過,小明對電腦程式一無所知,平常的資料整合工作也只是靠死記硬背來完成。(就當作是Excel的方程式之類吧)為了以後工作能夠更加流暢,小明只好報讀一個有關資料處理的入門課程。

繳交學費後,小明也按照時間表每星期去上課。肯花額外金錢和時間來增值自己,小明看起來的確十分積極。

然而,三個月後課堂上完了,小明卻依然對相關範疇一竅不通。

下班後上課真的很累” 
課程很難,我完全聽不懂

原來,小明平常上課都只是在玩手機,根本沒有專心上課。當然,他必定有自己的借口。我相信這也是不少人的寫照。

為何我們需要進修?


我們必須搞清楚自己進修的原因。我們進修或學習是為了讓自己進步、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不是讓自己看起來很努力或很忙碌。

不過,有些人進修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心理。他們以為付出了時間和金錢就等同於學到知識。但其實即使是上同一樣的課堂、付同一樣的學費,能夠學到的知識都可以是截然不同的。學習的成果往往取決於你的學習態度。

因此,各位報讀各種課程前務必把自己的心態調整好。若然抱住錯誤的心態學習或進修、為上課而上課,最終就只會浪費時間和金錢。

檸檬


讚好我的Facebook專頁,支持我寫更多文章:
追蹤我的個人Instagram,留意我的最新動態:
Instagram: lemonvaluelife
更多理財和個人成長文章:
網誌: 檸檬的價值人生
更多投資分析文章:
網誌: 散户操作日記

延伸閱讀:

2020年4月17日 星期五

股神巴菲特的兒時故事—認真研究才會成功

warren buffett successful story
圖片來源: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股神巴菲特於金融市場的往績相信大家也曾聽過,但他小時候的故事你又知道嗎?這次我會跟大家分享巴菲特的兒時故事,再分析當中我們能夠學習的地方。


7時的巴菲特


1937年的夏天,巴菲特還只是一個7歲的小孩。正值炎炎夏日,大家都喜歡喝冰凍的飲料來解暑。對於一般的小孩來說,能夠手拿著一瓶汽水就已經感到十分滿足。然而,巴菲特卻和他們想的不一樣。他從人們對汽水的需求中看到了商機,從而萌生了轉賣汽水的念頭。

child warren buffett
小時候的巴菲特

老實說,七歲的小孩有這種商業念頭已經是挺了不起,但巴菲特的潛能遠遠不只如此。

認真研究的巴菲特


買貨賣貨,不少人認為做生意不外乎控制成本價和售價。但在此之前,其實選擇售賣哪種商品更為重要。年紀輕輕的巴菲特同樣明白這個道理,因此便進行了一個詳細的市場調查

那時候的加油站都有販賣汽水。人們在買完汽水開瓶後,都會把瓶蓋留在冷凍櫃旁。這個時候,巴菲特便會收集瓶蓋作統計,看看哪款汽水最暢銷。

巴菲特花了整整一星期走遍多個加油站,並收集到多達8000個瓶蓋作研究分析,可見其認真處事的性格特質。然後,他根據分析結果到他祖父的雜貨店以25分美元六瓶的價錢進口汽水,再以每瓶5分美元的價錢在附近兜售。(這是在跟祖父搶生意嗎?)

從觀察、分析,到買賣貨品,巴菲特就是這樣賺到了一次寶貴的商業經驗。

巴菲特給我們的啟示


在這個故事中,我們能夠看到巴菲特從小便十分重視研究分析。的確,無論是學習、工作,還是做生意,認真研究各種細節都是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然而,不少人只是盲目地努力,從不打算了解事情的細節。在缺乏不斷分析和改進的情況下,做事的成效自然欠佳。

巴菲特之所以能夠突圍而出成為眾人皆知的股神,其認真分析的習慣絕對佔了成功的一大原因。

那到底當時巴菲特調查中最暢銷的汽水是屬於哪個品牌呢?
warren buffett and coca cola story
圖片來源: Fortune

就是他後來一直喜愛投資的公司可口可樂。

檸檬


讚好我的Facebook專頁,支持我寫更多文章:
追蹤我的個人Instagram,留意我的最新動態:
Instagram: lemonvaluelife
更多理財和個人成長文章:
網誌: 檸檬的價值人生
更多投資分析文章:
網誌: 散户操作日記

2020年3月30日 星期一

為何在現實中 知識不能改變命運?

knowledge changes our fate
圖片來源: ISU Credit Union

從小到大,我們一直被灌輸努力讀書、以知識改變命運等道理。但為甚麼畢業後踏出社會,現實狀況又好像並未如理想呢?

本文將以幾個角度解釋為何在現實中知識看似不能改變命運,並説明我們如何才能如願取得成功。

學歷不等如知識


首先,我們要把知識和學歷脱勾。老一輩常認為讀書成績較佳、學歷較高定必能夠脱貧。但其實,學校裡面學到的知識不一定能幫助我們在現實中取得成功。能否致富和改變命運的關鍵在於擁有多少有價值的知識。

知識的價值


在過往的年代中,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相對較少。因此,傳統專業人士從大學𥚃學到的知識會被視為較有價值。他們能夠取得遠高於平均薪金的高收入,獲得致富與改變命運的機會。

反之,現今各國教育水平提升,大學生幾乎隨處可見。即使從學校學到和以往一樣的知識,也沒法取得同等的市場價值。

相對地,現在人們更著重於利用上班以外的方法賺取金錢。因此,懂得如何壓縮時間並把收入最大化成為了珍貴的技能,而製造被動收入的相關知識就自然顯得更有價值。

其他適應新時代的方法,請看

由此可見,一種知識的價值除了取決於知識本身涵蓋的內容,還要視乎社會周遭的環境。假如我們身處在一個以捕魚為主業的社會中 ,即使擁有豐富的電腦程式知識也毫無用武之地。

知識不只是理論


此外,知識不單只是書本中的理論。很多時候,經驗也可以是一種寶貴的知識。這種知識需要我們不斷嘗試,甚至不斷失敗才能慢慢累積。若然缺少了經驗,單靠理論知識當然難以取得成功。

擁有多少知識是相對性的


學海無涯,追求知識本來就是沒有盡頭的。當現今社會對基本知識的要求上升,我們就更加需要學習各種額外的知識來增值自己。可是,不少人滿足於現有知識,在畢業後就停止學習。然而,停止吸收知識其實就等同於停止進步。

正在看文章的你不妨問問自己,你有不斷看書或持續進修去提升自我價值嗎?若然沒有,你認為自己憑甚麼能夠突圍而出去改變命運呢?

檸檬


讚好我的Facebook專頁,支持我寫更多文章:
追蹤我的個人Instagram,留意我的最新動態:
Instagram: lemonvaluelife
更多理財和個人成長文章:
網誌: 檸檬的價值人生
更多投資分析文章:
網誌: 散户操作日記


延伸閱讀:

書籍推介:

書名:思考致富(Think and Grow Rich)
範疇:個人成長(成功學)
書評索書號:B1

立即購買(英文版): https://amzn.to/2TAB6IW
立即購買(中文版): https://www.books.co...

詳細書評 及 其他 書籍推介


2020年3月19日 星期四

困難愈大 成就愈大?—跨欄定律

圖片來源: Dreamstime.com

你有否想過為何盲人的聽力會比一般人靈敏?為何失去雙臂的人又會更懂得靈活運用雙腳?一個人的能力往往與他所遇到的困難有關。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甚麼是跨欄定律以及我的一些經歷和看法。

什麼是跨欄定律?


跨欄定律是由著名的外科醫生阿費烈德所提出,是指當一個人所面對的困難愈大,他就能取得愈高的成就。就像我們跨欄時面對的欄愈高,我們就會跳得更高一樣。

跨欄定律的由來


阿費烈德之所以提出這個定律是因為他在解剖過程中觀察到一個奇怪現象。他發現病人患病的器官並非如想像中弱小,而是擁有比一般人更強的機能。

阿費烈德發現一個患腎病的人,他患病的那個腎竟然比一般人的大,而另一個腎更是大得超乎尋常。原來,患病的器官因為要與疾病抗爭,內在的機能一直不斷地提升。而另一個同組器官為了分擔對方的功能,也持續地成長愈變愈強。類似的情況同樣出現於肺部和心臟等其他器官病患案例。

回到文章開頭,盲人和失去雙臂的人同樣是因為各自生理上的缺陷,令他們能夠在其他方面獲得更高的能力彌補先天性的不足。

人生中的跨欄定律


其實不只是生理上的缺陷,我們人生中遇到的困難同樣會影響我們的能力和成就。不少成功人士都是出生於貧窮家庭,他們努力跨過種種環境障礙,最終取得比一般人更高的成就。

關於面對困難,我也有一些經歷想和大家分享。話說檸檬是一個記憶力十分差的人,所以在高中和大學時期學習速度都比別人慢。每次要記住一種知識或原理,很多同學也能在短時間內背下來。而我則必須要對相關知識由頭至尾進行深入了解並與其他知識作類比,才能較容易留下印象。久而久之,我對相關範疇的認識都比其他同學透徹,也在反覆思考過程中培養出比一般人更高(高一點點吧)的分析能力。

因此,面對困難其實只是一個讓我們自我提升的機會。

遇到的困難愈大就必然會成功?


不過,站在高欄面前,也不是每個人也願意嘗試跨過去。 很多人只顧著埋怨自己比別人遇到更多更大的難題,而不去努力面對和解決。

事實上,欄子已經擺在面前不能被改變,能不能跨過去就只有靠你自己了。

希望大家也能改變心態不斷向前。

檸檬


讚好我的Facebook專頁,支持我寫更多文章:
追蹤我的個人Instagram,留意我的最新動態:
Instagram: lemonvaluelife
更多理財和個人成長文章:
網誌: 檸檬的價值人生
更多投資分析文章:
網誌: 散户操作日記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