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7日 星期五

投資教懂我的事#3—起步 從不會太遲

James Simons success in Wallstreet
圖片來源:Cal Alumni Association

今天會跟大家分享被世人稱為量化交易之父James Simons (詹姆斯 西蒙斯)的成功故事。

Simons是一位數學家,年輕時曾於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任教數學。憑著早年的努力研究,Simons於數學界奪得了不少榮譽及獎項。帶著名與利踏入四十歲中年,不少人也會傾向渡過安穩的日子或繼續於擅長的範疇努力打拼。可是,熱愛挑戰的Simons卻走到華爾街,展開自己的投資事業。

當然,Simons的投資之路也不是一帆風順。Simons創立的基金初始時是以通過分析經濟因素的傳統方法來判斷市場價格走勢。可是,面對不熟悉的經濟分析,於投資市場初出茅廬的Simons成績並未如理想。

不過,Simons並沒有因此而放棄。數學家出身的他認為我們能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投資。後來,Simons利用數學模型作投資計算分析,並與普林斯頓大學數學家Henry Laufer重新研究交易策略,成功令基金重上正軌。其後,Simons的基金更多次創造出比金融大鱷索羅斯和股神巴菲特更高的投資回報率。

所以説,起步從不會太遲。人生漫長,只要我們努力追趕,總有機會追上。再者,我們從其他範疇獲得的寶貴經驗或能幫助我們突圍而出。雖然我們未必能像Simons一樣在新領域直接使用自己的技能和知識,但總有一些獨特的經驗我們能從過往經歷中得到的。那怕得到的只是一個想法或一種態度,可能也足以改寫我們的下半生。

檸檬


讚好我的Facebook專頁,支持我寫更多文章:
追蹤我的個人Instagram,留意我的最新動態:
Instagram: lemonvaluelife
更多理財和個人成長文章:
網誌: 檸檬的價值人生
更多投資分析文章:
網誌: 散户操作日記

延伸閱讀:

書籍推介:

書名:Fisher Investment on Financials
範疇:投資(金融學、基本分析)
書評索書號:C2

立即購買: https://amzn.to/2VwOQY1

詳細書評 及 其他 書籍推介

2019年9月20日 星期五

智力多元論(Multiple Intelligence Theory)—被傳統教育埋沒的天賦

Multiple Intelligence Theory
圖片來源:Word Hunter

之前向大家介紹過Otto Wallach的故事(Wallach Effect(瓦拉赫效應)—做自己擅長的事),我們明白到每人也有自己擅長的能力範疇。可是,傳統教育和智力評估只以語言和數理邏輯來衡量一個人的能力,並不能全面地反映我們的長短處。因此,美國心理學家Howard Gardner提出了智力多元論。

在Gardner的多元智力框架中,人的智力結構由至少九種智力元素組成,分别是言語及語言智力、數理邏輯智力、視覺空間智力、音樂節奏智力、肢體運動智力、人際交往智力、個人反省智力、自然觀察智力和存在智力。

九種智力元素如下:

1. 言語及語言智力
這是傳統智力中的一項元素,反映我們掌握和運用語言的能力。擅長言語及語言的人學習時較常用文字來思考,通常喜歡寫作、閱讀和討論。

2. 數理邏輯智力
這也是傳統智力中的一項元素,反映我們對邏輯思維及推理的能力。擅長數理邏輯的人較喜歡尋找事物的規律及邏輯順序。

3.視覺空間智力
反映我們對色彩、形狀和空間等的觸覺和表達能力。藝術家和建築學家一般有較強的視覺空間能力。(有沒有發現一些朋友總是較擅長衣著穿搭,又有些朋友總是負責看地圖找路,他們可能有較高的視覺空間智力)

4.音樂節奏智力
反映我們對節奏、音調、旋律或音色的敏感性。擅長音樂節奏的人較能分辨和表達聽覺的感受。(五音不全的朋友恐怕也是這種能力比較弱)

5.肢體運動智力
反映我們身體的協調、平衡和靈活性。運動員一般有較強的肢體運動能力,他們能夠流暢地做出高難度的肢體動作。

6.人際交往智力
反映我們察覺並區分他人的情緒、意向和感覺的能力。擅長人際交往的人較喜愛群體活動,也更能勝任群體中的領導者。

7.個人反省智力
反映我們意識自己内在情緒、意向、欲求等的能力。個人反省能力強的人通常較懂規劃自己的人生目標,也較自律和會自我反省。

8.自然觀察智力
反映我們對辨别自然世界我其他生物的能力。自然觀察能力強的人較容易了解動物、植物和其他自然界事物(例如:石頭、天氣)。(有些朋友總是較受小動物歡迎,他們很可能有較高的自然觀察智力)

9.存在智力
反映我們陳述、思考有關生與死、身體與心理世界的最終命運等傾向性的能力。哲學家一般有較高的存在智力。


Gardner指出每個人也同時擁有九種智力,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和能力程度組合而成。而這種差異可能是受教育和成長環境所造成的。擁有不同能力組合的人在學習、處事和與他人相處的模式也不一樣。因此,我們應該找尋適合自己的方法,而並非跟隨大眾的做法。

由此可見,每人也可以是獨特范疇和能力組合中的天才。只要嘗試發掘自己的潛能,並在相應范疇努力發展,每個人也能取得傑出成就。


檸檬


讚好我的Facebook專頁,支持我寫更多文章:
追蹤我的個人Instagram,留意我的最新動態:
Instagram: lemonvaluelife
更多理財和個人成長文章:
網誌: 檸檬的價值人生
更多投資分析文章:
網誌: 散户操作日記

延伸閱讀:

書籍推介:

書名:思考致富(Think and Grow Rich)
範疇:個人成長(成功學)
書評索書號:B1

立即購買(英文版): https://amzn.to/2TAB6IW
立即購買(中文版): https://www.books.co...

詳細書評 及 其他 書籍推介

2019年9月13日 星期五

Wallach Effect(瓦拉赫效應)—做自己擅長的事

圖片來源:ybierling.com

今天會和大家分享一個關於Otto Wallach(奧托 瓦拉赫)的故事。

Wallach生於1847年,是一個於德國和波蘭成長的小孩。Wallach起初讀中學時,父母為他選讀了文學科。可是一個學期後,老師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Wallach很用功,但過分拘束。這樣的人即使有着完美的品德,也不可能在文學上發揮出來。” 於是,父母只好讓Wallach轉學油畫。不過,Wallach不擅長構圖和上色,更考得班上倒數第一名。老師也直言他是繪畫藝術方面的“不可造之才”。

在不少老師眼中,Wallach就是一位如此笨拙的學生。可是,化學老師卻認為Wallach一絲不苟的性格是修讀化學的必要條件。

於是,Wallach聽從建議轉修了化學,他的聰明才智也被徹底地發掘出來了。他成績一下子突飛猛進,成為在化學方面前程遠大的高材生。Wallach努力研究多年,更在1910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Wallach Effect教懂我們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獨特潛能。你或許像過去的Wallach一樣,被別人視為“蠢才”。不過,一旦你的潛能被發掘,也可以扭轉命運,取得驚人的成就。

檸檬建議年輕人多嘗試,努力尋找自己的潛能。勉强做自己不擅長的東西就如用叉子喝湯,事倍功半。

檸檬


讚好我的Facebook專頁,支持我寫更多文章:
追蹤我的個人Instagram,留意我的最新動態:
Instagram: lemonvaluelife
更多理財和個人成長文章:
網誌: 檸檬的價值人生
更多投資分析文章:
網誌: 散户操作日記

延伸閱讀:

書籍推介:

書名:思考致富(Think and Grow Rich)
範疇:個人成長(成功學)
書評索書號:B1

立即購買(英文版): https://amzn.to/2TAB6IW
立即購買(中文版): https://www.books.co...

詳細書評 及 其他 書籍推介

2019年9月10日 星期二

為何你的計劃總未被實行?

圖片來源:iStock

打算進修、轉工作,還是創業?我們腦袋裡常常有一堆計劃,但為何計劃總未被實行?

“待我完成手頭上這件事情,便會開始我的計劃。”
我們常告訴自己現在並不是實行計劃的最佳時機。然而,導致你計劃拖延的事情只會不斷地出現。等待完全空閒的時間出現是不切實制的,拖延只會令你離計劃實現愈來愈遠。

另一方面,有些人會擔心自己對新計劃準備不足,希望等待有充足準備才實行計劃。當然,適當的準備工夫是必要的。但現實上,很多問題需要計劃開始實行才能逐一被發現,我們憑空想像根本不能預計得到。

就如美國作家拿破崙希爾(Napolean Hill)所説,“不要等待,時機從不會是剛剛好。從你目前的位置開始,使用任何你能熟用的工具,更好的工具將會在過程中找到。”(“Do not wait; the time will never be “just right.” Start where you stand, and work with whatever tools you may have at your command, and better tools will be found as you go along.”)

現實往往需要你踏出第一步,才能找到更明確的方向。檸檬希望有一天能開創自己的事業,所以我創立了這個專頁。我不清楚它能為我帶來甚麼,但我認為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平台在未來總會有作用。最起碼我能分享我的知識,勉勵各位追夢路上的同路人。

各位,請坐言起行。
It's now the right time.

檸檬


讚好我的Facebook專頁,支持我寫更多文章:
追蹤我的個人Instagram,留意我的最新動態:
Instagram: lemonvaluelife
更多理財和個人成長文章:
網誌: 檸檬的價值人生
更多投資分析文章:
網誌: 散户操作日記

延伸閱讀:

書籍推介:

書名:思考致富(Think and Grow Rich)
範疇:個人成長(成功學)
書評索書號:B1

立即購買(英文版): https://amzn.to/2TAB6IW
立即購買(中文版): https://www.books.co...

詳細書評 及 其他 書籍推介

2019年9月2日 星期一

理財陷阱#2—炫耀性消費

圖片來源:Flickr

理財習慣要從早養成。對於剛踏出社會的年輕人,一個不良的消費習慣足以影響一生。上集跟大家探討了延遲儲蓄的問題(理財陷阱:等薪金較高才開始儲蓄),今集會討論另一個年輕人經常墮入的理財陷阱—炫耀性消費。

炫耀性消費是指目的為凸顯身份地份的消費行為。在此行為模式下,商品的價格愈貴,人們反而愈想購買。

年輕人總是喜歡比較,他們經常在社交網絡上發佈自己享用美食和購買昂貴商品的照片,希望吸引別人羨慕的目光。其實,炫耀性消費是種滿足心理的行為。年輕人急於証明自己成功,希望以消費換取他人的認同。可是,這種不切實際的行為大大增加了年輕人不必要的開支。

有些人甚至會借貸消費,進一步加重自己的財政負擔。其中,最常見的情況就是購買汽車。不少人為了“威比人睇”,年紀輕輕便購買名牌汽車(當然他們通常只能購買二手名車)。不過,汽車是一種會貶值的資產,它不能於未來為你帶來額外財富。為了一時滿足而背上負債,大幅提高日後儲蓄的難度。

事實上,我們都能清楚分辦實用性和炫耀性消費。消費前問問自己,我們真的需要那些奢侈品嗎?揮霍炫耀只帶來一刹那的滿足。若我們把金錢運用於投資或自我增值,回報卻可以是一輩子的。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真正的成功並不能單靠一條手鍊或一架名車証明。穩定以及長遠的理財計劃才真正能為我們帶來成功。

檸檬


讚好我的Facebook專頁,支持我寫更多文章:
追蹤我的個人Instagram,留意我的最新動態:
Instagram: lemonvaluelife
更多理財和個人成長文章:
網誌: 檸檬的價值人生
更多投資分析文章:
網誌: 散户操作日記

延伸閱讀:

書籍推介:

書名:富爸爸 財富的執行力(Rich Dad's Retire Young Retire Rich)
範疇:理財
書評索書號:A1

立即購買(英文版): https://amzn.to/38fAzl1
立即購買(中文版): https://www.books.co...

詳細書評 及 其他 書籍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