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6日 星期五

固定型思維 與 成長型思維—決定成就的兩種思維模式

圖片來源:PxHere

美國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Carol Dweck經過數十年研究,發現兩種影響我們行為的思維模式,分别是成長型思維與固定型思維。

固定型思維與成長型思維


擁有固定型思維的人認為個人智力和能力都是與生俱來的,難以靠後天努力去改變。而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則認為個人智力和能力是能夠透過努力和學習提高的。

研究同時指出,擁有不同思維的人在處理問題和面對困難時的態度也截然不同。擁有固定型思維的人認為失敗是因為自己先天能力不足,甚至認為是上天注定的。因此,他們面對挫折時一般比較容易放棄,也更害怕面對挑戰。相反,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則抱有積極的態度。他們勇於面對挑戰,在面對困難時較堅持不放棄,也能從過程中享受樂趣。

這些特質令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他們在職場、教育和人際關係等方面都能發揮出其優勢。

固定型思維與成長型思維的形成


那為何我們會有不同的思維模式呢?這與我們的成長經歷息息相關,而父母的教育模式也佔了當中一部分的影響。Carol Dweck研究發現若父母專注於評價孩子的能力和智力,無論是責罵或讚賞,其實都在加深固定型思維。因為這灌輸了他們自身能力與成果掛鉤的想法,導致孩子不敢挑戰自己不擅長的領域。相反,父母可以通過誇獎孩子的努力和嘗試過程來培養他們的成長型思維模式。

由此可見,思維模式其實是可塑的。成年人的我們可以通過改變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來激發自己的成長型思維。解決問題時,把焦點放於其過程而非結果。無論成功與否,也嘗試從過程中學習。面對挑戰和挫折時,若換個角度,人人都可以擁有成長型思維。

檸檬


讚好我的Facebook專頁,支持我寫更多文章:
檸檬的價值人生
追蹤我的個人Instagram,留意我的最新動態:
lemonvaluelife
更多理財和個人成長文章:
檸檬的價值人生 網誌
更多投資分析文章:
散户操作日記 網誌

延伸閱讀:

書籍推介:

書名:思考致富(Think and Grow Rich)
範疇:個人成長(成功學)
書評索書號:B1

立即購買(英文版): https://amzn.to/2TAB6IW
立即購買(中文版): https://www.books.co...
詳細書評 及 其他 書籍推介

2019年8月12日 星期一

適合大眾的投資工具(二)—月供股票

圖片來源:Flickr

上集跟大家介紹了指數ETF(適合大眾的投資工具(一)—指數ETF),今集會介紹另一個適合大眾的投資工具。

騰訊控股、中國平安、領展房產基金。相信這些公司的名稱大家都耳熟能詳,但它們股票的“入場費”(每一手股票所需金額)都比較昂貴,大概要港幣數萬元。很多股民,特别是剛踏出社會的年輕人或投資新手,都無支付這大額的“入場費”。然而,這並不代表我們會失去投資這些公司的機會。

什麼是月供股票?


月供股票,是一些金融機構(例如:銀行,證劵行)為客户提供每月於指定日期購買定額碎股的服務。以騰訊控股為例,假切現在股價為350元,因為每一手股票為100股,所以一手股票的入場費就是100x350= 35000港元。在月供股票服務下,金融機構就會以你設定的供款金額按比例地幫你買入碎股。假如你設定了每月供款3500港元,就相等於購買10股的騰訊控股股票。

月供股票的好處


一,平均成本法
月供股票不需要經常留意股市,只需要每月定時投入資金,並嘗試利用平均成本法獲利。平均成本法是不論資產價格高低、長時間定時投入同一金額的一個投資方法。我們以以下例子作詳細解説。
上圖中可見,一個蘋果的價格在兩元和四元之間徘徊。若我們定期以四元成本買入蘋果,於價格高位我們能買到一個蘋果,而於價格低位我們能買到兩個蘋果。在平均成本法的定額投資策略下,我們會於價格處於低位時買入更多資產。所以,即使最後所有蘋果只是以中位數的三元售出,我們也能從中獲利。若平均成本法運用於長線上升但略有波幅的股票或資產,成效會更顯著。

二,幫助養成儲蓄習慣
不少年輕人缺乏有系統的儲蓄習慣,也沒有執行儲蓄的紀律性。月供股票就正正適合這些年輕人。選定優質股票並習慣定時投入資金,不但能達到滾存效果,更能做到有效的資產增值。

最後,請大家僅記月供股票和投資指數ETF一樣屬於長線投資,需要耐心地等待成果。希望能幫到大家,謝謝。

檸檬

(以上講解及資料僅供參考,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

讚好我的Facebook專頁,支持我寫更多文章:
追蹤我的個人Instagram,留意我的最新動態:
Instagram: lemonvaluelife
更多理財和個人成長文章:
網誌: 檸檬的價值人生
更多投資分析文章:
網誌: 散户操作日記

延伸閱讀:

書籍推介:

書名:富爸爸 財富的執行力(Rich Dad's Retire Young Retire Rich)
範疇:理財
書評索書號:A1

立即購買(英文版): https://amzn.to/38fAzl1
立即購買(中文版): https://www.books.co...
詳細書評 及 其他 書籍推介

2019年8月7日 星期三

甚麼是貨幣互換?

圖片來源:Pixnio

甚麼是貨幣互換?


貨幣互換(Currency Swap)是指兩筆相同金額,但不同貨幣的資金作出調換的協定。在協定期開始前,交易雙方以即市匯率(spot rate)和議定的利息,計算出同等金額的資金作出互換。而雙方需要按時支付利息,並於協定期完結時換回各自的本金。下圖可見貨幣互換的簡單描述。
currency swap explanation example

其中,各國中央銀行之間、各個金融機構之間、金融機構與企業之間的貨幣互換較為常見。

貨幣互換的好處


一,減低匯率風險
一些國家的貨幣並不是全球流通的,若要將資金以一種貨幣轉成另一種,途中需要先把資金轉成美元再進行轉換。若轉換涉及大筆資金,難以用固定匯率一筆過進行轉換。加上要途經美元作兩次轉換,令手續費大大增加。情況就如你用一百元港幣轉成美元,再轉成日元,最後得到的日元價值總會比一百元港幣少。而貨幣互換協定能以特定匯率讓兩種貨幣直接進行互換,解決了以上問題。

二,保障流動性
有時侯,國家或企業都有可能面對短期外幣不足的情况。而貨幣互換就能在較小匯率風險下,提供短期流動性支持。特别是一些需要以出入口維持業務或有海外業務的企業,就更常使用貨幣互換。

三,促進貿易活動發展(國與國之間)
一個國家持有其他國家的貨幣,在保留適量的外匯儲備後,剩餘的外幣便會於相對國家作消費之用。貨幣互換令各國家手持更多外幣,變相鼓勵大家到他國購買產品或服務,促進貿易活動發展。

以上是有關貨幣互換的講解,希望能幫到大家。

檸檬


讚好我的Facebook專頁,支持我寫更多文章:
追蹤我的個人Instagram,留意我的最新動態:
Instagram: lemonvaluelife
更多理財和個人成長文章:
網誌: 檸檬的價值人生
更多投資分析文章:
網誌: 散户操作日記

延伸閱讀:

書籍推介:

書名:Technical Analysis Explained (The Successful Guide to Spotting Investment Trends and Turning Points)
範疇:投資(技術分析)
書評索書號:C3

立即購買: https://amzn.to/2ThVU9r

詳細書評 及 其他 書籍推介

2019年7月31日 星期三

能力圈理論—不要自作聰明

circle of competence charlie munger

牛頓的教訓


牛頓,發現萬有引力的著名物理學家,相信沒有人會質疑他的聰明才智。可是,牛頓於投資市場上的表現就遠遠不如他於科學界上的傑出成就。曾於“南海泡沫”錄得大額虧損的他表示:“我能計算天體運行,卻無法計算人類的瘋狂”。我們從這個故事可以得到甚麼教訓呢?

你可能很聰明,在某些範疇表現很出色,但千萬不要認定自己在所有范疇也能同樣表現出眾。因為每人也有自己不擅長和不熟悉的地方。

能力圈理論


著名投資者查理·芒格(Charles Thomas Munger)提醒我們要認清自己的能力圈(Circle of Competence)。所謂能力圈,是指一個人熟悉的能力範圍。透過學習,我們能夠不斷擴展自己的能力圈。然而,相比擴大自己的能力圈,清楚確認能力圈的邊界更為重要。即使是具有優厚天份的頂尖運動員,轉職到另一項運動也難以取得同等成就。因為要於一個範疇取得成功,除了需要天份外,還需要長時間的磨練和研究。因此,若自以為聰明去走出自己的能力圈,面對不熟悉的事情,犯錯或失敗的機會就會大大增加。

投資上的能力圈


同樣於投資上,就如股神巴菲特所説,不要投資自己不熟悉的東西。所以,若你對投資市場認識不深,就應該先選用較低風險的投資策略,然後慢慢學習投資知識(擴展自己的能力圈)。成功的投資者都十分清楚自己的能力範圍,所以千萬不要自視過高。

認清自己的能力,利用優勢於相應範疇發揮自己的競爭力。自作聰明走出能力圈,最終只會自食其果。

檸檬


讚好我的Facebook專頁,支持我寫更多文章:
追蹤我的個人Instagram,留意我的最新動態:
Instagram: lemonvaluelife
更多理財和個人成長文章:
網誌: 檸檬的價值人生
更多投資分析文章:
網誌: 散户操作日記

延伸閱讀:

書籍推介:

書名:Fisher Investment on Financials
範疇:投資(金融學、基本分析)
書評索書號:C2

立即購買: https://amzn.to/2VwOQY1

詳細書評 及 其他 書籍推介

2019年7月28日 星期日

理財陷阱:等薪金較高才開始儲蓄

圖片來源:courtesey graphic

不少年輕人也認為自己現在的薪金太低,就算儲蓄也只能儲到很少量金錢,倒不如待日後薪金較高才開始儲蓄。這種想法往往是阻礙年青人致富的原兇。

首先,將來我們可能會有更高收入,但同時我們會有更多支出。

當收入增加,大部分人會傾向提高自己的生活質素。辛辛苦苦地工作,怎能夠虧待自己呢?食更好、買更好、住更好。這種心態令我們的非必需性開支大大增加。而現在已經揮霍消費的你,在未來只會更揮霍。

此外,年紀愈大,背負的責任也愈大。你可能要照顧退了休的雙親和自己的家庭。日常生活、醫療、娛樂興趣,各種各樣的開支。而這些額外的支出都可能是你年輕時不用考慮的。年輕人過份低估未來所需的資金,進一步拖延了儲蓄的習慣。

種種因素,令消費隨薪金一同上升,導致年輕人一直也儲不到金錢。

除此以外,及早儲蓄可以盡快開始投資。股神巴菲特和其他投資界名人也經常強調複利率的威力。盡早儲蓄便能盡快買到種子,種出成果。若然沒有資本,即使你有完美的投資策略,也毫無用武之地。

養成儲蓄習慣,為自己的未來做好準備。

檸檬


讚好我的Facebook專頁,支持我寫更多文章:
追蹤我的個人Instagram,留意我的最新動態:
Instagram: lemonvaluelife
更多理財和個人成長文章:
網誌: 檸檬的價值人生
更多投資分析文章:
網誌: 散户操作日記

延伸閱讀:

書籍推介:

書名:富爸爸 財富的執行力(Rich Dad's Retire Young Retire Rich)
範疇:理財
書評索書號:A1

立即購買(英文版): https://amzn.to/38fAzl1
立即購買(中文版): https://www.books.co...
詳細書評 及 其他 書籍推介

2019年7月23日 星期二

投資教懂我的事#2—條條大路通羅馬

圖片來源:pixabay, shutterstock

基本分析、技術分析、量化分析…
股票、期貨、期權…
投資界上有各路門派,各自有不同的分析方法和使用不同的投資工具。到底哪種投資方法較為優勝呢?相信不少人也像從前的檸檬一樣有這個疑問。

事實上,各種投資方法也有自己獨特的優勝之處。我們應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而不是盲目找尋“最好”的。檸檬不擅於短時間内作出準確的交易決定,也不能夠抵受時間壓迫帶來的精神壓力。因此,我認為自己不適合進行日内的超短線交易(Daytrade)。而我較擅長圖表型態分析,並著重研究大型經濟週期。所以,中長線的投資策略會較適合我。其實,達至資產增值的方法有很多種,每人也有適合自己的方法。(當然,成功的投資方法都需要各種分析和風險管理,“聽貼士”或按心情交易等賭博行為難以取得持續及穩定的成果)

生活也像投資,成功的方法有很多種。老一輩常説要做到某某職業才能成功。但其實每人也有自己的長處,對不同範疇的認知也不一樣。若然面對一些你沒有興趣或不擅長的東西,你怎能用心投入去做呢?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努力拼搏,同樣可以取得成功。

條條大路通羅馬,希望大家也能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檸檬


讚好我的Facebook專頁,支持我寫更多文章:
追蹤我的個人Instagram,留意我的最新動態:
Instagram: lemonvaluelife
更多理財和個人成長文章:
網誌: 檸檬的價值人生
更多投資分析文章:
網誌: 散户操作日記

延伸閱讀:

書籍推介:

書名:Technical Analysis Explained (The Successful Guide to Spotting Investment Trends and Turning Points)
範疇:投資(技術分析)
書評索書號:C3

立即購買: https://amzn.to/2ThVU9r
詳細書評 及 其他 書籍推介

2019年7月16日 星期二

致年輕人:不要借錢投資

圖片來源:CreditRepairExpert

不少人可能也有過借貸投資的念頭,特别是一些初出社會、儲蓄不多的年輕人。他們希望籍借貸增加投資本金,從而提高投資回報。不過,借貸投資實屬危險的行為,檸檬絕對不建議。

借貸的投資者通常只想著賺錢時的豐厚回報,而忽略了虧損時所需要承受的嚴重後果。投資市場風高浪急,沒有人能每次準確預測未來走勢。有些人可能認為自己的策略有很大勝算,因此選擇“博盡佢” 。但其實即使虧損機會小,也不值得嘗試。

統計學上,衡量風險不但要注意出現虧損的機會率,還要留意當中的損失程度。借貸投資因為要支付利息和考慮還款期限,即使虧損只有較小的百分比也會對借款人造成重大影響。在借貸的扛杆下,虧損可能會嚴重影響你的日常生活,甚至導致你喪失還款能力。你往後人生也可能要背負著債務,而且利息還會一直增加。賭上自己的人生,值得嗎?

再者,用借來的款項投資需要承受非比尋常的精神壓力,令出現交易失誤的機會大大增加。面對重重壓力,投資者可能會失去遵守原有策略的紀律性。很多時候,他們會拖延止蝕決定,令交易風險大增,最終引致嚴重損失。

另外,不少人也會忽略,使用信用卡其實也屬借貸行為。因此,同樣可能要面對負債帶來的種種問題。希望大家明白借貸投資的風險,同時養成儲蓄習慣慢慢累積本金。另外,我會於未來介紹一些適合年輕人的投資工具,謝謝支持。

檸檬


讚好我的Facebook專頁,支持我寫更多文章:
追蹤我的個人Instagram,留意我的最新動態:
Instagram: lemonvaluelife
更多理財和個人成長文章:
網誌: 檸檬的價值人生
更多投資分析文章:
網誌: 散户操作日記

延伸閱讀:

書籍推介:

書名:投資檢查表—基金經理人的選股秘訣(The Investment Checklist:The Art of In-depth research)
範疇:投資(基本分析、財報分析)
書評索書號:C1

立即購買(英文版): https://amzn.to/3acmarg
立即購買(中文版): https://www.books.co...

詳細書評 及 其他 書籍推介